Search


【不雕不成器。菁英教養還是普通教育?】
趁著春節,出外踏青。車潮湧現,交通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不雕不成器。菁英教養還是普通教育?】
趁著春節,出外踏青。車潮湧現,交通打結。剛好看到路邊一間擺滿盆栽植物的園藝店,於是下車到店裡逛逛。

賞花採購的顧客不少,老闆在人群中穿梭招呼。

我在一排盆栽架旁佇足,欣賞「系魚川真柏」的扭曲姿態。

系魚川是日本地名,此處生產的真柏品種葉性綿密、姿態秀氣,是近期盆栽市場新寵。

松柏堅韌,即使是小苗也禁得起鐵鋁線的扭、纏、轉、拉,袖珍老態別有風味。

老闆見我看得認真,趨步向前說道:「我這邊的系魚川已長四年,有興趣看看。」

我問:「這植物轉成這般扭曲,還能活嗎?」

老闆臉上顯現自信的表情,下巴微微上揚,說:「我這邊比別人還彎,折損率也高。但只要捱得過夏天,過兩年後價格就翻兩倍不止!」

我問了價錢,果真如此,小苗比別家貴上三成,可以想見兩年後的身價。

老闆說:「若不在小苗時期給它多凹些,以後就不好做。其他還有沒凹過的,比較便宜。」手指地上放置的小苗,直挺挺的未經雕琢,價格不到一半。

我問:「那些彎過的小苗,捱不過夏天怎麼辦?」

「哪裡還有怎麼辦,當然就扔掉啦!」

老闆說完就別處忙去,而我卻陷入思考中。

天然直挺的小苗,也不錯啊!放任它自然生長、欣賞綠意,不是挺好?

然而,人工雕琢、壓枝造藝,將來價格翻漲,不愁沒人要。老闆說的也有道理。

-
孩子的教育不也是面臨同樣問題?

父母是應該放任孩子自在生長、無拘無束呢?還是從小鞭策、創造未來身價?

如果放任其自由自在,將來會不會沒有競爭力?品行不受約束,難道就等於快樂童年嗎?

反之,如果高壓教育、追求卓越,會不會造成心理扭曲,抑鬱不樂?

--
這兩難抉擇不是「是非題」,而是生活中見招拆招,可隨時改變答案的「選擇題」:

當我們看到孩子自在快樂,卻平庸無奇而埋沒在茫茫人海中時,我們會希望他亮眼些:多些才藝、跳得高、跑得快,比別人家的孩子多點聰明美麗。

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受了挫折、悶悶不樂,被學習成長的壓力迫到喘不過氣時,我們又會希望他「開心就好」。

孩子的際遇,考驗著父母每一次選擇。

--
孩子考第三名,難過地哭了。父母是要選擇安慰他「這樣已經很棒」嗎?還是幫他補上多一點點分數,順利奪冠?

孩子輕輕鬆鬆就能拿個普通的成績、普通的表現,在家也普通調皮、普通搗蛋。父母能輕鬆面對這種「普通的孩子」嗎?

--
平時多思考這種問題,當選項在生活中不經意地出現時,就能從容面對。

By 阿柏醫師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貞柏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。 前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講師。 前北市聯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。
身心科醫師撰寫的衛教推廣網頁。
View all posts